传统媒体的艰难转型,多数媒体的新媒体投资只是用来交学费的
更新时间:2017-02-19 09:35:43 来源:大同网站建设 点击:
门户网站、贴吧、博客、微博、微信、直播、新闻客户端,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一茬一茬的出现,不断满足各类用户对于信息的获取与互动参与,内容信息的来源也是全民参与,每一个人是信息的消费者,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,从以往精英记者所传递的精英文化,正在转向草根平民传递通俗文化的时代。
数据显示,2015年传统媒体开发的新闻客户端迎来井喷发展之势。2016《中国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报告》显示主流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数量已达到231个,形成了“东澎湃,南并读,西封面,北无界,中九派”的格局。231个,这是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数量。1个,这是九成用户每天打开的新闻客户端数量。
231个新闻客户端自身公布的下载数据,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均接近或超过亿级规模,澎湃、浙江新闻达到数千万。相比之下,下载量达百万级以上的新闻客户端数量仍属绝对少数。下载量达十万级的新闻客户端为15个,万级为38个,而千级以下的新闻客户端达167个,占总体比重约为73%。
据市场调研机构Trustdata发布的《2015年1月至10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发展分析报告》显示,逾九成用户每日仅打开一款新闻客户端,7.8%用户每日打开2款新闻应用,而只有1.2%用户每天打开2款以上的新闻客户端。
在新闻类应用用户平均打开时长排名中,今日头条占据榜首,用户平均每日打开时长超过40分钟,远高于其他新闻客户端。网易新闻、凤凰新闻、一点资讯平分秋色,用户平均每日打开时长在25分钟左右。
据《中国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报告》显示,当前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用户整体评分偏低,对用户的吸引力不足,用户黏性一般。
数据显示,在用户评分中,评分低于10分的客户端数量占比高达61%,即六成以上移动用户在使用新闻客户端后给予的评分不足10分。
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,对于大多数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来说,并没有真正找到将传统媒体优势与移动客户端有机耦合、资源共享转换的途径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涛甫认为,现在的新闻客户端红海中,陪客太多,赢家终究是少数,多数媒体的新媒体投资是用来交学费的。
一、内容多元化
猎奇、消遣、娱乐、学习、解决问题是大多数受众在新媒体获取信息的主要目的,而今日头条、网易新闻客户端、搜狐新闻客户端、腾讯新闻客户端、凤凰新闻客户端、一点资讯等客户端并没有多少内部记者去生产内容,而是依托于入驻的媒体、机构、企业、个人生产内容,除了专业媒体,企业、个人类自媒体号粉丝数量千百万的也不在少数,一个专业的行业精英就算在表达上不专业,但内容上却是含金量极高,专业的内容不专业的表达却是比专业的内容生产机构更受大众认可,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,因为大多数用户也是不专业的,更贴近于用户的喜好,并能降低姿态和用户进行互动交流,这是传统媒体所不足的,对于突发事件,受众只要拥有一款新闻客户端就能被推送,没有必要在安装第二个,虽然不同媒体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有多种角度,但对于寻常老百姓谁愿意揪着一个话题去深度思考,这让传统媒体的深度内容在新媒体时代几乎没有用武之地。
二、内容通俗化
从人性学角度分析,大多数人都有惰性,懒得去思考,喜欢简单直白的方式了解事情的真相,如果在有Wi-Fi的情况下,相信很多人愿意看视频的人比图片的人多,看图片的比文字的人多,因为视频比文字简单直白,而文字内容是最为枯燥无味的。所以说新媒体时代,玩文字游戏的酸文人只是自掘坟墓,一个简单的事情被复杂化,一句话能说明白的问题为了追求文辞华丽引经据典写了几千字,让用户看了一头雾水不明白他要表达什么意思,只是觉得这人文采好而已,而文采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。新媒体时代,就算你有再高的学问,如果你想拥有广大的粉丝群体,那么就不要将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化,应该以简单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。
三、更“年轻”
就好比人们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一样,人们都喜欢“年轻”的产品,尤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,个性的90后们都快要奔三的年代,网络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生产者年轻一代是主力军,他们的观点也贴近于这个时代的人,这一辈年轻人都有着自己的是非观念,官方影响力逐渐被淡化,如果传统媒体还执念于自己的老一套不去改变,不去创新,那么,面临他们的是什么呢?一个地方新闻媒体要专注于地域化新闻,追求本地化内容,而不是大而全、包罗万象,这样反而给用户造成骚扰。
上一篇:【震撼来袭】VR嘉年华再度发力,三重大礼助你畅游未来“视”界 下一篇:2016年网站内容管理系统CMS系统排行榜